曙光渐渐冲破云海,华山的日出躺在云层里,叠出的霞光像是神话故事里,形容仙人乘云驾雾下凡的倩影。
说到华山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尤其是武侠小说迷,华山像是个象征,无论是梁羽生、古龙还是金庸的笔下,华山多次做为情景。
山云间的飞檐走壁,石壁前的刀光剑影…… 这些都是在我还未抵达华山以前的憧憬。
还记得有个朋友问我,华山的代表人物有谁?当时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:许是岳不群和令狐冲。可当我处在华山山脚下时,看见一个很大的卧式石像人物躺在玉泉院的大门前,我才明白华山的传奇人物代表不在小说里,而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教真人 – 陈抟。
我上网谷歌陈抟许多相关故事,最让我感到兴趣的是崖边下棋厅的故事。亭子像是浮在悬崖上的小灯笼,厅内设有棋局,若赶上冬天下雪,白茫茫的雪花如同棉花裹住花蕊。传说,宋太祖就在这厅里与陈抟比试下棋并赌上华山,结果连输三盘,只好立书把华山拱手给了陈抟。我俯瞰崖边的亭子许久,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,就站在他们侧边观棋。
山下入睡,山上刚醒
中国著名五岳,华山属于 “西岳”,雅称 “太华山”。华山有五峰,东、南、西、北还有中峰而中峰又名为玉女峰。相传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女儿弄玉在此峰修行而命名。
自古华山一条路,仅管我是个不分左右的路痴,也斗胆选择夜黑风高出发。无他,就希望赶在日出前,站在东峰一睹曙光。
华山山路并没有想象中漆黑寂静,山脚到山顶的这段路都设有街灯,灯火通明把华山照亮,登山的人群络绎不绝,有的是当地人,有的是其他口音的外省人,很是热闹。看着这般情景,感觉山下入睡了,山上刚醒了。
想到东峰看最美的日出,就必须一步步走在峭壁间和悬崖边,许多必经之路都格外险峻。
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越来越小,我知道自己站的越来越高。
心惊胆颤,双脚发麻
华山最让我感到刺激,步步惊心的一段路非千尺幢莫属。这段只能容纳一个人行走的石阶路像是从石山里凿出来的石洞,约有三百七十多格,平均斜度七十,登山的人只能靠着侧边的铁链锁,扶摇直上。
以为过了这一关,后面的路会稍微平坦,怎知紧接的山路也让我的双腿发麻。那是千尺幢以北的百尺峡。当我进入这石壁中,顶上的 “惊心石” 仿佛摇摇欲坠,我像是进入重重机关的陵墓里探险。
这难道是千年以前的天外飞石,陨落到此把两座山给隔开来?
当地流传句话:“千尺幢,百尺峡,老君犁沟慢慢爬。” 听起来像是童谣,也像是入山口诀。
那什么是老君犁沟呢?
它是一段在群仙观上方的石窝路,据说当年这里没有山路可行,道教祖师李耳怜悯当地人,便骑着青牛用铁犁开路,这段共有两百七十一格石窝的路,形状像极耕田时留下的犁沟,因此取名为 “老君犁沟”,所以可以想象,当我这双大脚丫踩着拳头大小的石窝里,那不牢靠的后半部脚踝是在空中颤抖的。
我双手用力抓着铁链锁前进,直到最后一步踏出石窝,半个身子探出峭壁,整颗倒挂的心,才得以回到原来的位置,松了一口气。只是,双手和双腿早已发麻不听使唤。
风景处处
华山,不愧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。
我是一位喜欢爬山却常迷路,爱听故事却容易睡着的背包客。华山,满足了我所有的喜爱。我可以边走边看石碑刻画的故事,边爬边听周围的传说。
华山山峰峡道有着趣味的名字,这些名字都有着自己的故事,像是鹞子翻身、苍龙岭、玉女祠、全真岩和杨公厅等。要不是我瞌睡病发作,我还真想一一去了解。
凌晨四点,我躺在东峰的一处石壁路上,望着星空,慢慢地合眼,小眠了一会儿。曙光渐渐冲破云海,华山的日出躺在云层里,叠出的霞光像是神话故事里,形容仙人乘云驾雾下凡的倩影。
伸了懒腰继续走向其他山峰。
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上,有许多摊子兜售着同心锁和红绳彩带。别出心裁的小贩还会替客户在锁上绳上刻写下名字,好让情侣们在金锁关两侧的铁索上,锁上属于他们的 “永结同心”。
望着承载千万祝福与承诺的铁索,沉甸甸地守在华山入峰要道。在想,何为同心锁?若是同心,何必上锁?锁在一个地方里同心,真的会永久吗?
身子不争气
中午炽热的阳光把我晒得晕头转向,我站在华山最高主峰的南峰上,被挤在刻有海拔2154.9米的石碑前自拍。
走了十六个小时的山路,我感到自己的体能在亮红灯,体力多半只能再撑一个小时。我只好回到东峰乘搭索道下山。
有人问我,会不会感到不甘?
这当然会。
我明明觉得自己做好准备,可以进行到底,可事实是我力不从心。
人生,不会只遇过一次事与愿违。
下车的车站,未必是上车的地方。如果每一次不如意都跟自己过不去,那你这辈子都不必买锁,因为自己就是打造千斤锁的锁匠。
做不到翻山越岭,就坐山看景。
人在哪里,心就在那里;脚在哪里,风景就在那里。
*照片 by FiF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