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太平湖标志的雨树历经不少波折,如今存活下来最老的雨树有一百二十余岁,荣登 ‘古迹树’ 地位。阳光在不同时间以光影为素材,以雨树为题,以大地为画布,描绘出来的长幅画作,教所有在人世间苦练的画匝臣服。
马来西亚霹雳州(Perak)曾经因锡矿而发展出不少规模不小的城镇,锡矿业没落后留下来的矿湖则因际遇不同而演变出不同结局,有些登上旅游业的闪亮舞台;有些暗藏瑰宝,教人欣喜若狂;有些回归平淡、融于天地之间……在镜头里恰好呈现出万种风情。
如果矿湖原来是醜小鸭,太平湖就是后来化身为天鹅的那一个。无庸置疑的是,雨树便是这只天之娇鹅的羽毛。作为全马第一座湖滨公园,太平湖的魅力历久不衰。身为太平湖标志的雨树历经不少波折,如今存活下来最老的雨树有一百二十余岁,已经荣登 “古迹树” 的地位。环湖的雨树连起一条绿色隧道,远观会让人误以为是好莱坞电影里出现的外星球庞然怪物。阳光在不同时间以光影为素材,以雨树为题,以大地为画布,描绘出来的长幅画作,教所有在人世间苦练的画匝臣服。
太平湖的画意、诗意皆卓然,1962年太平华联中学的许建吾老师和一众学生还选出了 “太平湖八景” 并一一命名,虽然当中的 “皇岗听猿”、“铁骑寻芳” 和 “春岛幽情” 已不复存在,今天你要是 “按名索骥”,还是大概能从其他的五景当中找到用影像记录太平湖的最佳参考 —— “曲桥待月”、“碧水红莲”、“翠碧擒波”、“竹韵琴音”、“平塘独钓”。
近打河流域是当年全马锡矿产量最丰盛的区域,当年英殖民地政府引进 “贵”、“重” 的铁船来开矿,但许多年以后锡矿业走入历史,铁船沦为破铜烂铁,唯独最后一道夕阳余晖还藏身在贞德隆(Chenderong)。被命名为 “丹绒督亚冷五号”(简称为 “TT5铁船”,上图)如今静悄悄地躺卧一处矿湖,之前曾经对放开放参观,现则处于关闭、整修状态。尽管如此,绕到矿湖后方远观窥望,还是能够想像当年它威风凛凛的模样。除了 “TT5铁船” 之外,附近的好几座矿湖好些被大自然重新接管,湖面上浮生植物蔓生,成为一处幽静乐土……
在不到一个小时车程外的直弄(Trong)则有另一处矿湖,里面养了数以万计的鸭子。养鸭场落在油棕园里,依傍几座矿湖而生,小黄鸭长成米黄色的中鸭,最后茁壮成长为大白鸭,在这里度过60天后才会被卖走。远山近水的景色对成群结党的鸭子而言或许再普通不过,对于贪婪美景的摄影爱好者而言,则是难以承受的诱惑。这些不怕人的飞禽在湖面上戏水、在饲料区争食,在暖灯下取暖等画面,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成为最暖人心肺的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