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要去哪?

没头绪?

即使是小伤口,如果暴露在外,除了怕感染,也会因为旅途上自己的不小心把小伤口撕裂成难愈的大伤口。

1. 风油

此世世代代相传的“看门口”药物是家居良药,也是旅游必备。有宁神醒脑的功效,头痛、晕船、肚痛、蚊虫咬伤或跌倒肿痛时皆能派上用场。

2. 药贴(plaster)

平时也会放些药贴在钱包里,即使是小伤口,如果暴露在外,除了怕感染,也会因为旅途上自己的不小心把小伤口撕裂成难愈的大伤口。

3. 散装的纱布(gauze)

即开即用,不用担心弄脏其它的纱布。纱布比棉花更适合用来敷药或清洗伤口。

4. 消毒药水

市场上有喷雾型的消毒药水非常好用。包扎或粘贴plaster前宜先把伤口洗干净以避免感染。小罐装的茶树油(tea tree oil)也可达到消毒功效。

5. 棉花棒

用来敷药。记得包在清洁的小包包里。

6. 小剪刀

记得一定要寄舱。

7. 扣针

小小枚的,数枚。除了有补扣的作用,其尖端也可以当针使用。曾经爬山爬得脚起泡时,便拿扣针来刺破水泡。买新衣时,标签有时候是用扣针系上的。如有,可收集。欲消毒,可以快速地用打火机或煤气炉烫一烫剪刀或针口。

若到野外去则带防蚊剂(mosquitoes repellent ),你将会对此物感恩。

此外,若带老人家同行,则准备些老人家惯用的药物如:万金油,手标肚痛散,保济丸,风湿药布。老人家旅行时务必给他们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。若带小朋友同行的话,则要注意他们的肠胃。小朋友复原能力好,又容易入睡。只要他们提高免疫能力,有充足的睡眠,往往会比大人更能适应环境,但,他们也可能会因为饮食的转换而食欲不振,故此,可以带些健康有益的小零食如麦片糖在身边,以做“药物”用。

其他急救贴士:

如果严重食物中毒或被当地的虫类叮蜇,最好还是尽快看当地的医生,因为一些叮蜇会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。如果情况许可,最好带叮蜇的昆虫随同或准确的形容该动物的表征,尤其是蛇类,好让医生能有效地给予合适的抗蛇毒血清(antivenom)或药物。中毒过后,分秒必争,如果医生能准确地解毒,便能大大地将危殆减低。一位朋友曾被蜜蜂叮蜇后,身体产生了抗体导致她的气管肿胀,呼吸困难,还好及时打针救命。

编按:以上药品介绍和贴士只供参考。如有疑惑,宜向医生查询。

mm

双子和金牛,两种极端性格交集在一身的女生。喜欢一切美丽的事物,因为太投入的关系,所以,只能喜欢美丽的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