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你要去哪?

我从来都不觉得会有哪两座城市的景象会重复。我向来觉得,用旅人的目光看待一座城市的繁华,称得上是幸福的事。

我每一次都从城市出发去旅行,去拍照,所以我知道城市人是怎么想事情的:

到另一座大城市去看高楼大厦?你是不是有病!

到另一座城市去拍人?你平时见的人还不够多!

你为什么不去大自然?不去拍大山大水?

出国旅行还去大城市?你不腻吗!

旅行不就是要逃离城市,你怎么又来到另一座城市?你是变态吗!

高楼指向天的亮处,也一定为另一面带来暗影。高楼大厦本身,也是一把雕刀,一枝画笔,跟光影共同彩绘一座城市的精彩。
高楼指向天的亮处,也一定为另一面带来暗影。高楼大厦本身,也是一把雕刀,一枝画笔,跟光影共同彩绘一座城市的精彩。

不是都这样的吗?拍平常就已见怪不怪的景象最难;上山下海,才容易勾起拍照的冲动。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到大城市里遊荡,我从来都不觉得会有哪两座城市的景象会重复。旅人的眼睛,本已是相机,你只能看到城市的外表,自然觉得城市就只有高楼大厦、公路、高架天桥、捷运系统、塞车、霓虹灯、行人、交通灯、行道树、公园……但如果你的相机可以乘着光旅行,你便可以读出一座城市的活力、忧伤、矛盾、慾望等等。

东京有太多伟大的建筑大师,用实线(建筑物的外形线条)和虚线(光线),打造他们的作品,让人心生佩服。
东京有太多伟大的建筑大师,用实线(建筑物的外形线条)和虚线(光线),打造他们的作品,让人心生佩服。

每一座城市都有光,但光却在每一座城市上演不同的戏码。日光和月光的轮番上阵,自然光和人道光的任意交叠;光影的魔术师,把建筑的体态线条、城市的血脉纹理,雕塑出来。

我后知后觉,这几年才悟出──光,是照片的精髓。事实上,也是!打从摄影被发明以来,照片的存在,即等于光的存在。然而,摄影初学者总爱在构图中钻研,九九八十一式非要招招使尽,背得滚瓜烂熟不可;但这种学习方法,容易到最后受困于重复又重复的漩涡里。这些摄影爱好者,总会有一天需要睁大双眼,将相机对准光的轨迹,记录光的旅行、光的生命。

我向来都觉得,用旅人的目光看待一座城市的繁华,称得上是幸福的事。相信我,没有人真的想要西装笔挺,一副MIB模样走在国际都会的街头。唯有旅人,才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别人的忙碌和痛苦,这甚至也是你平日都在承受的痛苦;但因为你是旅人,你便拥有了一扇神奇的任意门,让你从忙碌和重复的生活中逃逸出来,到了另一个相似的画面、不同的步伐节奏勾勒出来的城市风景里。

一座城市有多少落地玻璃,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心境有多澄明,可以任由光线自由进出,不畏惧任何隐没的暗角。
一座城市有多少落地玻璃,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心境有多澄明,可以任由光线自由进出,不畏惧任何隐没的暗角。

别忘了——旅途,会让人变得敏感;旅行,把我们的感知放大、延伸。你如果还不趁这个时候,去记录你平时根本就不愿意去窥探的自己的无趣生活,那真是太可惜了!

所以,下回到城市旅行。别忘了举起相机,请城市“笑一个”吧!

mm

文字工作者/摄影爱好者。1997年开始背包旅行,大多时候孤身上路。用旅行来修行,用相机来观察,用文字来表达。著有旅游摄影系列《不玩会死》丶两性系列《诚徵前女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