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寂寞公路》更像是一本关乎男人心事的小说,淡淡地叙述男人在成长过程中、成年岁月里的渴望、忧伤和妥协。一段段公路旅行固然精彩,但穿插其中的原生家庭、爱情、工作、自我等课题,才是小说最引人入胜的地方。
主角 “我” 22岁那年和大学朋友雅若骑着摩托,展开两千公里的路程,横跨马来西亚半岛八个州属。正因为小说背景是自己熟悉的国度,当我还在用眼睛追随文字时,脑里的记忆已自行整合,拼凑成一幕幕清晰的图像:三号公路的海景椰林、东西大道的云雾山林,甚至还有宜力、淡边、笨珍、丰盛港等地的小镇风情。
但一开始,我对《寂寞公路》就设定错误,以为这是本旅游或爱情小说。最后却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关乎男人心事的小说,淡淡地叙述男人在成长过程中、成年岁月里的渴望、忧伤和妥协。一段段公路旅行固然精彩,但穿插其中的原生家庭、爱情、工作、自我等课题,才是小说最引人入胜的地方。
特别喜欢主角在关丹遮拉丁海岸(Cherating Beach)学冲浪的章节。那是主角告别不健康的爱情与职场后,自我沉淀的一段悠闲时光。除了详细地描述学习冲浪的过程,还穿插各国旅人、本地人的小故事。他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个小地方,看似悠闲度日,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在寻找某些东西:或是自我、或是爱情、或是体验。那天晴的文字轻描淡写,但冷不防也会触及内心柔软之处,让人不禁陷入回忆。
书里尚有一段话,让我觉得意味深长。
“虽然大家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呼吸一样的空气,不过空气里的成分各不相同,有差异甚大的风土人情。马来西亚半岛很小,从北到南也不过是一千公里左右的距离,但在各个地域上竟有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。”
我确实被这句话感动。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,远比我们所知道的定义,来得更多更广。我们常常笼统地以种族、语言、食物、政党等去区分各地域,但其实马来西亚每一座城市、乡镇,甚至每一区居民,都有其独特之处有待发掘。另一边厢,在各种差异间,我们竟然也同时以身为马来西亚人为荣。这当中所包含的情感,奇妙又复杂。
《寂寞公路》让我怀念起 “在路上” 的日子。
曾经我也背起简单的行囊,一站一站地游走在不同的地方,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,认识各个有故事的旅人。彷佛在寻找某些事情的答案,却也尽情享受当下,暂且忘却未来。
只是,《寂寞公路》为我提供一个新视角:不一定要千里迢迢跑到国外,才称得上 “在路上”。以旅人的姿态,在自己的国家展开长期的公路之旅,也能拥有各种新鲜有趣的体验和故事。
待疫情撤退之日来临,也许我们都该认真地策划一场本土旅行,把对外的眼光拉回来,好好地正视孕育我们成长的国土。
《寂寞公路》由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出版,可在红蜻蜓网店、有店、城邦等购买。
* 作者阿琦喜欢阅读,也爱写阅后感。欲认识更多新书,可追随 BookQi 书 · 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