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哈哈迪作為女性,在一向以男性為主導的建築行業,以顛覆傳統、抵抗地心引力的流線型建築作品,贏得了同行和世人的尊敬,給她封上“曲線設計女王”、“解構主義大師“和建築界“女魔頭”等稱號。
巴黎,埃菲爾鐵塔。三藩市,金門大橋。印度,泰姬陵。悉尼,悉尼歌劇院。馬來西亞,雙子塔。新加坡,濱海灣金沙。一棟建築,可以代表一座城市,甚至成為一個城市的等號。
兩個星期前,我在首爾的東大門,見識了一棟震撼視覺的超現實建築——東大門設計廣場(Dongdaemun Design Plaza)。它像一座擁有流暢曲線的巨大宇宙飛船,在夜間閃閃發亮,似乎正準備起航。白天,陽光照在宇宙飛船上,將飛船性感的弧形光影打在地上,和台階筆直的線條形成鮮明對比,那光影之美着實令人怦然心動。
東大門設計廣場的設計師——扎哈哈迪(Zaha Hadid),上周因心臟病突然去世,死訊震驚全球。
去年,《大腳印》報道了建於阿爾卑斯山脈的 Messner Mountain Musuem Corones,這深嵌于山巔內的博物館,也是扎哈哈迪的傑作。
扎哈哈迪作為女性,在一向以男性為主導的建築行業,以顛覆傳統、抵抗地心引力的流線型建築作品,贏得了同行和世人的尊敬,給她封上“曲線設計女王”、“解構主義大師”和“建築界女魔頭”等稱號。
為了緬懷傳奇的隕落,《大腳印》整理了扎哈哈迪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作品,希望有一天你也能親眼目睹。

1. 德國 Weil am Rhein 的維特拉消防站
維特拉消防站( Vitra Fire Station)扎哈哈迪的第一個作品,也是她的代表作,於1994年竣工。此建築由一家俬工廠改建而成。層疊的筆直混凝土牆身,建築物和地面若即若離的狀態,代表了蓄勢待發的精神。此充滿幻想和超現實主義的建築面世後,讓扎哈哈迪名噪一時。

2. 德國斐諾科學中心
德國斐諾科學中心(Phaeno Science Center)是德國首座自然科學館,位於沃爾夫斯堡(Wolfsburg),是扎哈哈迪於2005完成的作品。她設計的“魔術盒”乃為了“引發好奇和發現神秘”。

3. 奧地利 Innsbruck Nordpark 火車站
雖是一小小火車站,一經扎哈哈迪之手後,變得大有看頭。此火車站於2007年完成。扎哈哈迪以冰作為設計靈感,利用大量亮面白色塑料來描繪冰的形成。

4. 廣州大劇院
2010年建成。外形如置放在小山丘上的兩塊大小不一的石頭,佔地7.1 萬平方米,也被稱為“雙礫”。被《美國今日》評選為“世界十大歌劇院”,英國《每日電訊》則稱此外形奇特的劇院為“世界最壯觀劇院”。

5. 倫敦水上運動中心
於2011年落成的倫敦水上運動中心(London Aquatics Centre),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比賽場館之一。設計受水的流動所啟發,整體設計和戶外奧林匹克公園的河流景觀相呼應。

意大利的羅馬 MAXXI 博物館乃前意大利軍隊的兵營改建而成,現是意大利首個當代藝術館。藝術館最讓人驚喜的,是走廊和天橋之間的相互疊加和連接,極具生機和動感。

7. 東大門設計廣場
東大門設計廣場(DDP)乃全球規模最大的三維不規則建築,利用最尖端的“建築信息模型(Buidl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方法設計,外觀形如流水,內部沒有一根柱子。“建築就是地形”是東大門廣場的最大特色。東大門設計廣場的所在地原是東大門運動場,在扎哈哈迪天馬行空的巧思設計之下,成功打破建築和自然的界限,以公園的形式展現空間的靈活運用。

8. 阿布扎比表演藝術中心
阿布扎比表演藝術中心(Abu Dhabi Performing Arts Centre)是扎哈哈迪未完成的作品之一。此14樓高的前衛建築,據扎哈哈迪建築師事務所形容,外形如同從蔓藤垂下的果實,也被人形容為科幻世界裡的變形蟲。表演藝術中心內有五間劇院、音樂廳、和歌劇院。
*主圖:DK林道錦 / 其它照片取自 Zaha Hadid Archite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