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高山反應繼續惡化,或出現嚴重的高山癥狀,如持續咳嗽、氣喘、持續嘔吐、視力模糊、神智不清或水腫等癥狀,一定要馬上下山!高山症唯一的治療不是藥物,而是把登山者帶到低海拔處,馬上尋醫。
到尼泊爾徒步(Langtang-Gosainkuda)17 天,雖是艱辛,最擔心的不是能不能成功攻頂,而是16位團員的健康,因這次許多團員都出現了輕重不一的高山癥狀。身為團內唯一的醫生,我也只能默默為他們祈禱(因為對於高山症,其實我也是無能為力的)。
徒步的第二天,我的隊友就開始出現了許多狀況,有的說頭疼,有的說頭暈,有些說疲勞,有胃口不振的,還有完全無法入睡的。最讓我擔心的是一位隊友對我說:晚上睡覺時感覺呼吸困難,得坐着睡 ……
是的,以上種種,都是常見的高山反應。出現這些癥狀時,就要開始注意,如何不讓癥狀惡化,如再惡化的話,可能就要打道回府了。

如何預防高山反應?
辦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要適應高度(Altitude Acclimatisation)。
1. 提早適應高度:切記不要在短時間內到最高點。不要第一天就開始徒步,出發前在2000米左右的高度歇息或住一兩天,然後才開始徒步。
2. 不要上升太快:不要一天上升超過1000米。最重要的其實是睡眠地點的高度,所謂的 “Climb High,Sleep Low”,每一天紮營處的高度最好不可超過300米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今天的紮營處是3000米,如果你在當天登上4500米,那至少到晚上要回到3300米高的地方過夜。
3. 多喝水:爬山一天最少要喝2000到3000cc的水分;不要因怕找廁所,或水瓶太重而不喝睡。不可飲酒。
4. 把身子練好才去登山:那些感冒發燒、身體不適或有高血壓或心臟病者,患上高山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,因此更要特別注意。
一些書籍推薦登山者吃西藥(Diamox)或中藥(例如紅景天)來預防高山症,我個人是不鼓勵的,因藥物有利必有弊。Diamox 會造成頻尿、缺水、手腳發麻和頭疼等癥狀。
切記,登山者不可逞強,如果高山反應繼續惡化,或出現嚴重的高山癥狀,如持續咳嗽、氣喘、持續嘔吐、視力模糊、神智不清或水腫等癥狀,一定要馬上下山!高山症唯一的治療不是藥物,而是把登山者帶到低海拔處,馬上尋醫。
雖說旅行少不了自由和冒險,但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安全,這點必須切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