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遙古城,更像是歲月遺落的一顆明珠,那珠光照亮着歷史,籠罩着神話和傳說,讓遊人能在古城觀今宜鑒古。
當我從北京乘坐火車到平遙的這段路程,我的夥伴 “塞” 了一部電影給我。她告訴我,看了以後,你對平遙的感觸會更立體化,那部電影便是2009年上映的《白銀帝國》。
看了這部電影以後,心裡很沉重,彷彿看着一個國家的興衰,如何影響一代票號的成敗。再看着一種傳承,如何在命運的齒輪里任其搖擺。
當下,我覺得平遙古城會是滿目瘡痍,一個象徵沒落的景點。
綿綿細雨迎接我的蒞臨,放眼望去,古城像在雨景里悲鳴。

馬家大院
我入住一家《一塊紅布國際青年旅舍》,庭院深深的旅舍,房型的別名有二小姐綉樓雕花房、二小姐綉樓土炕房、舉人老爺土炕房,而我則選大院明清土炕房。
馬家大院就坐落在旅舍附近的衚衕里, 它是巨商馬中選馬舉人的故居。
馬家大院是以三座大院、六座小院,院落房屋197間,內院風格猶如迷宮,俯瞰下呈現一個“馬”字。里里外外的建築題材繁多,石雕精緻、磚雕精巧和木雕精細,融匯在建築里。
譽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,擁有2700年的歷史,何止一座馬家大院的故事?

二郎廟、清虛觀
像是北大街有中國現存唯一供奉二郎神的二郎廟,要不是經由解說,我還以為二郎廟是供奉《封神榜》輔助周武王攻打紂王的那位二郎神將,或是《西遊記》神話故事中,擁有七十二變、額間有慧眼的神君楊戩。原來,在平遙還有則民間傳說,指二郎實為秦蜀郡守李冰的次子,協助父親治水有功,因而被民間神化為神靈奉祀。
東大街有建於唐顯慶二年的清虛觀,這也是平遙城內最大的道觀。這歷史悠久的古建築,於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它不只留下道教文化,還留下一些讓人深思的軼事。
相傳,光緒帝在清虛觀遇一位道人並以 “山” 一字問江山社稷。因此,清虛觀流傳至今,吸引了許多中外旅人前來探 “道” 測字。

鏢局
高掛着大紅燈籠的同興公鏢局就在南大街,同興公金字匾額懸掛在大門正中央,宛如一位披甲持槍的大將軍,氣勢磅礴地守着古城。那是曾被河南嵩山少林寺載入武林史的武林大師王正清所創辦。
其子王淑茂曾保過一次人身鏢而使鏢局聲名遠揚,那便是護送慈禧太后西逃。雖說,現今再也沒有走鏢這行業,但慈禧御賜的牌匾仍高懸在鏢局裡,彷彿告訴遊人那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典故。

票號
說起鏢局,不得不提在西大街與鏢局形影相依的票號。清朝第一家票號日升昌,掌控着全國金融。現代人常說的 “一卡在手”,換在清朝也有一句 “一紙風行”。日升昌可謂是現代銀行的鼻祖。
要不是日升昌的經理雷履泰與副經理毛鴻發生矛盾,引起內鬥,我猜想,日升昌能隻手遮天一個朝代,而不會有後來由毛鴻協辦的蔚泰厚票號,來打破日升昌壟斷的局勢。
除了上述景點,平遙古城的通票,可以在三天里,參觀二十二處景點,如:中國鏢局、百川通、匯武林、城隍廟、雷履泰故居、商會等等。可惜的是我當時身體抱恙,無法一一探個究竟。

歲月遺落的一顆明珠
站在古城中央的石樓鳥瞰大街,我推翻先前對平遙古城百孔千瘡的看法。
平遙古城,更像是歲月遺落的一顆明珠,那珠光照亮着歷史,籠罩着神話和傳說,讓遊人能在古城觀今宜鑒古。
離開平遙古城的前一晚,觀賞一場感人肺腑的實景演出《又見平遙》,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淌着淚水離開劇場的演出。
回憶着平遙古城大街小巷,回想起旅舍外的那堵白牆上的一行紅字:“我知道你會來,所以我等”。
我相信,有一天,我會回到平遙,彌補我曾缺席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