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名單收錄38家餐館,包括12家首次摘下一星及二星的餐館。三星餐館與去年一樣,只有 Joël Robuchon Restaurant 獲得此最高殊榮。
2017 年《米其林指南新加坡》前晚熱呼呼揭曉,今年名單收錄38家星級餐館以及38家“必比登推介”食肆。摘星餐館總數,由去年的29家增加到今年的38家。
11家餐館首次獲得一星
一星餐館名單中,有30家餐館入選,當中有11家是首次被列入一星行列的。
當中最值得留意的,要數4家於新加坡土生土長的品牌,包括江師傅(Chef Kang’s)、對當地高級餐飲發展有重要貢獻的著名餐飲業者曾廣熒(Ignatius Chan)的 Iggy’s、廚師韓立光的創新菜餐館 Labyrinth 以及當地品牌御寶閣潮州酒家(Imperial Treasure Fine Teochew Cuisine)。
其他新晉一星餐館,主打各種風格的料理,包括澳洲廚師 Sam Aisbett 的時尚菜館 Whitegrass、時尚澳洲菜館 Cheek by Jowl、以及意大利餐館 Braci 及 Garibaldi。
去年摘下一星的 Osia Steak & Seafood Grill(廚師:鄭吉輝)、Corner House(廚師:陳日鋥)、Candlenut(廚師:李小明),保留了一星位置。
去年成功摘星的兩名小販——香港油雞飯面以及大華肉脞面,今年仍保留了一星位置。
7家餐館獲得兩星
7家餐館摘下米芝蓮二星,這包括日本名廚和久田哲也(Tetsuya Wakuda)的 Waku Ghin,該餐館呈現現代日本料理,以季節性食材為本,由去年的一星躍升為今年的二星餐館。
三星餐館維持只有一家
三星餐館與去年一樣,歸 Joël Robuchon Restaurant 所有。
新加坡多元的餐飲環境
針對最新出爐的成績,《米其林指南》國際總監 Michael Ellis 說:“第二版《米芝蓮指南新加坡》印證了新加坡活躍且高素質的餐飲環境。新加坡餐飲業的動感和活力,來自於當地的廚師,廚師們也是勇於開拓的企業家,不惜投資,發展出餐飲新去處。”
Michael Ellis 指出,新加坡有望在未來的幾年,快速發展成為深具餐飲潛力的目的地。 “新加坡讓人發掘到豐富多變的料理風格,不少於38種風格的餐館獲得一星以上的榮譽,從娘惹菜館到澳洲餐館、潮州菜、法國菜等。”
必比登推介
此外,米芝蓮一如往常,在一周前公布了“必比登推介” (Bibendum)
選項,今年有38 家餐館及食肆、小販獲得推介,這當中有9 家首次入選,如位法國餐館Bar Roque Grill 、娘惹餐館The Blue Ginger、位於恭錫路的鰻魚店鰻滿(Man Man)、位於太平洋廣場(Pacific Plaza)的拉麵館Tsuta 等。

2017年《米芝蓮指南新加坡》星級餐館完整名單如下:
三星餐館:
- Joël Robuchon Restaurant
兩星餐館:
- Andre
- L’Atelier de Joel Robuchon
- Les Amis
- Odette
- Shisen Hanten(四川飯店)
- Shoukouwa(小康和)
- Waku Ghin
一星餐館:
- Alma
- Beni
- Braci
- Candlenut
- Cheek by Jowl
- Chef Kang’s(江師傅)
- Corner House
- Crystal Jade Golden Palace(翡翠金閣)
- Cut
- Garibaldi
- Hill Street Tai Hwa Pork Noodle (大華豬肉粿條面)
- Iggy’s
- Imperial Treasure Fine Teowchew Cuisine(御寶閣)
- Jaan
- Labyrinth
- Lei Garden(利苑)
- Liao Fan Hong Kong Soy Sauce Chicken Rice & Noodle(了凡香港油雞飯、面)
- Meta
- Osia(澳西亞)
- Putien(Kitchener Road)莆田(吉真那路)
- Rhubarb
- Saint Pierre
- Shinji(Bras Basah Road)
- Shinji(Tanglin Road)
- Summer Palace(夏宮)
- Summer Pavilion(夏苑)
- Sushi Ichi(鮨一)
- The Kitchen at Bacchanalia
- The Song of India
- Whitegrass